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 资讯 > 详情

内江市东兴区:生态宜居乡村美 产业兴旺日子甜

2023-09-08 16:45:52 来源:腾讯网

九月金秋至,乡村美如画。

走进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柴家坝,道路整洁,院坝干净。一个个精致的农家小院里,绿植、鲜花点缀其间,菜园环绕在侧。富溪镇白马滩村,村民钟大龙家改造一新的小洋楼,庭院、外墙、菜园全面升级,厨房、卫生间敞亮干净,房前屋后焕然一新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全力推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取得更大成效。”9月4日,东兴区召开全区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(扩大)会议暨东兴区农村面貌改善行动“八比八看”现场推进会,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聚焦乡村振兴党建引领、产业发展等方面,持续发力,全力推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提劲提速。

这一村一屋之美,便是东兴区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,努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、提升农民生活品质、造福农民的生动实践。

党建引领共享共治

走进东兴街道赛峨社区,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小院和井然有序的菜园,房前屋后一条条黑亮的乡村生产便道四通八达,连接着左邻右舍和远处的稻田。

“以前还怕占了地,不讨好。现在才发现这些便道是真的方便我们群众,今年的粮食、蔬菜运回家比往年方便得多了。”村民肖建安笑着说。

原来,出于对政策的不理解,赛峨社区的少数居民觉得农村面貌改善工作会损害自己的利益。为推动农村面貌改善工作深入人心、顺利进行,赛峨社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,动员党员组成宣传队,挨家挨户宣传农村面貌改善工作,为村民解惑。

“作为党员,带头改善村容村貌是我的分内职责,再辛苦也要干好。”党员邱富华说。以邱富华为代表的宣传队,自去年年底开始就宣传动员村民参与“六净六顺”,谁家有困难、谁家有矛盾,他们就上门调解,提供帮助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赛峨社区的村民们都主动参与农村面貌改善工作中来,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人居环境向好的大变化。

“厕所改造独立出来了,整个房子干净敞亮多了。”在村民家中,干净整洁的院落,改造完成的厕所地面、墙面张贴瓷砖,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。“门口是菜园,已经打整出来了,准备栽点莴笋、莲花白。”谈起未来的生活,村民张小红满怀期待。

从一处美到处处美,从一时美到时时美,在党建引领下,赛峨社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。社区正进行7组、9组109户居民的改造工作,涉及水沟硬化、院坝硬化、厨房+厕所改造、门窗更换等改造工程。据统计,社区已修建便民路1130米、水沟2330米、院坝4960平方米,社区5G、农村电网全覆盖,天然气通村落、自来水进院落、生活污水实现应收尽收、厕所革命全部完成。

赛峨社区只是东兴区党建引领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一个缩影。东兴区持续深化“四六五”工程,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,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,形成支部带头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共建合力,推动农村面貌改善工作全面铺开,农村面貌不断焕发新颜。

全面动员全域行动

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映入眼帘,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乡间民居错落有致……自开展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,富溪镇罗井村实现了华丽蜕变,沿途的院坝更加宽敞明亮,房前屋后的空地更是变成了微菜园、微花园,更添美丽乡村的生活气息。9月6日一大早,一些早起的罗井村村民,又像往常一样在自家门前开始打扫院坝、安装便民垃圾收集棚。

村口便道上,一个声影也在忙碌着,沿着路边清理杂物。她正是东兴区选派到村指导的45名包联干部之一—来自东兴区检察院的郭晓芸。今年,东兴区坚持市、区、镇、村“四级包联”,实施政府、企业、群众“三方联动”,明确了7名区领导包联3个目标镇(街道),24名区领导联系45个目标村(社区)。选派45名退出领导岗位县级干部到45个目标村(社区)担任指导组组长,55个区级部门包联45个目标村(社区),统筹498名部门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部包联村组,形成“全面动员全域行动”的强大合力。

今年3月,从事检察工作35年的郭晓芸接受指派来到富溪镇罗井村,担任该村指导组组长。“从没做过基层工作,心里没底。”刚到村上时,郭晓芸为尽快进入角色,每天翻阅大量书本文件,走访基层干部群众,逐渐积累基层工作经验,并摸索到了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办法。

7个月来,她一次次上门到每一户村民家中,宣讲行动的政策和意义,发动群众共同参与,帮助群众“转思想”。指导包联的罗井村做好规划编制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基层治理、项目争取、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,督促指导实施项目建设和管理,固化基础设施,优化产业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,向社会各界宣传罗井村农副产品并组织销售。深入了解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,为罗井村协调争取安装了2台变压器,解决了该村2个组因长期没有变压器生活生产非常不便的困难。

罗井村吊楼子大院有一座仅存的客家风貌特色的吊脚楼,距今已近200年的历史,由于多方原因,年久失修和周边配套措施不足,影响了其开发利用和文化传承。郭晓芸带领指导组成员多次调查走访当地村民,挖掘吊脚楼文化历史,请来文物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并加以保护和推广,初步论证罗井村有湖广迁移的历史,保留了见证这一历史的吊脚楼,进一步丰富了罗井村的文化建设,这也成为了罗井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特色亮点。

如今的罗井村,一年四季花开不断,水泥公路路路相通,一栋栋村民新居拔地而起,成为了东兴区有名的休闲度假地。“政府真的是给我们办了实实在在的好事,村里经过改造、美化已经大变样,新修的3米多宽的道路走起平顺又方便,我们每家每户的院子敞亮整洁,房前屋后都是花园、菜园。环境美,我们的生活也美!”说起如今的变化,罗井村的村民们都发自内心感到幸福和喜悦。

乡村产业蓬勃发展

初秋时节,走进田家镇桂花村,明媚的阳光下,桂花水库波光粼粼,岸边的垂钓爱好者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,坐在精心挑选的钓位上,撒鱼饵、调鱼漂、抛鱼竿,屏息凝视观察鱼情和浮漂动静,等待着鱼儿上钩。

垂钓爱好者李志刚表示,“桂花水库在我们钓友里还是比较有名的,今天我和朋友也是慕名而来。不得不说,这里风景优美,是我们钓鱼爱好者休闲垂钓的好去处。”正如李志刚所言,自从农村面貌改善工作推行以来,桂花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,四通八达的道路、错落有致整洁有序的住房、生机勃勃的菜园,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吸引了许多垂钓爱好者的到来。2个月的时间,就为村集体带来了近7万元的收入,这让村党支部书记书记周敬德看到了产业振兴的契机。

“桂花水库有350亩的水域面积,很适合规模化养鱼,养白鲢、花鲢、鲤鱼等等家鱼。凭借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,也可以开发旅游产业,吸引游客来休闲垂钓。”周敬德说,桂花村正与东同集团洽谈合作,共同开发管理渔业养殖,壮大集体经济。

在开发旅游产业方面,桂花村已初步修建了6公里长的环湖路。环湖路分为公路与人行道,可以满足游客的观光游览需求。“目前环湖路还只是黄泥路。我们正准备争取资金完善道路,大概需要400万元左右,助推旅游产业打好基础,”周敬德说。

除了渔业养殖和旅游产业,桂花村还完成了撂荒地治理500余亩,套种了大豆玉米。“玉米已经可以收了,大豆也在开花。相对来说,大豆长势更好,今年作为种植的第一年,亩产量有400斤左右,目前单价接近4元每斤,亩产值接近1600,效益还是比较好。明年准备种植高粱,进一步增收。”周敬德盘算着。

不仅仅是桂花村,今年以来,东兴区坚持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抓手,统筹推进三农各项重点工作,助力产业发展,累计整治撂荒地 2345.95亩,出栏肉牛羊8.76万头(只),出栏生猪34.68万头,投放大水面养殖鱼苗23.8万斤。因村施策实施差异化产业项目,实施农业产业项目4个,支持永福生姜、田家紫皮大蒜等产业“做强做优”。如今,田家、郭北争创国家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工作正有序推进。

绘就和美乡村画卷

比党建引领看组织过硬、比产业发展看群众收入、比“五网”建设看基础设施、比民居风貌看品质提升、比“六净六顺”看环境整治、比便民利民看公共服务、比群众参与看干部作风、比乡风文明看治理成效——在东兴区,“八比八看”评比制度深入人心,镇村干部都憋着一股劲,对照着目标任务真抓实干努力推进本地农村面貌改善工作。

今年以来,东兴区加强机制建设,出台了《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考核方案》《户属工程项目建设方案》等保障类、运行类、考核监督类工作机制、方案、办法、细则、制度等文件17个。据统计,东兴区到目前共开展各类督导78次,点对点交办问题832个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
产业振兴是助力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点,乡村产业融合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,也是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8项重点任务之一。以田家镇桂花村为代表的东兴区大大小小镇村,正借助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的“东风”,大力发展乡村产业,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,切实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、幸福感,奋力绘就和美乡村“新画卷”。

各美其美,因地制宜。东兴区全区上下正铆足干劲,把农村面貌改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,坚持规划引领、加强机制建设、落实包联责任、加快项目推进、整治人居环境、强化资金保障、推动产业发展,形成全面铺开的工作格局,扮靓乡村“颜值”,提升乡村“气质”,让东兴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,一幅业兴村强、民富人和、美丽宜居、稳定繁荣的现代版东兴“富春山居图”正从蓝图照进现实。(田园、谭琦琪)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似乎造句一年级(似乎造句)
新华社华盛顿3月29日电(国际观察)美联储或加速加息对抗通胀引担忧新华社记者高攀 熊茂伶 许缘近期,美国联邦
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(记者夏晓伦)记者近日获悉,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定于4月20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,年会